古人“马步”的解密
发布时间:2025-07-14
来源:国庚起传杨门单操太极拳 浏览次数:649
“马步”是中国武术非常著名的基本功,历史上曾留下许多关于“马步”的浓墨重彩。但是,随着时代的变迁,我们当代武者所扎的“马步”,已经和古人的“马步”大不相同了。解密古人“马步”,找出现代武者所扎“马步”的差异,这对弘扬中华国粹,指导现代人正确习武有十分重大的意义。
下面,我们以古老的道家武术杨门单操太极拳的“马步”为例,来讨论这个问题。
(一)杨门的“马步”服务于技击,却有很好的养生效果
杨门的“马步”,首先要考虑的,是它能否承受住二人(或多人)实战对抗时的强烈冲击。为此,杨门单操把下盘的多条主干大筋的强化训练、作为训练主体,并且还格外关注下盘大筋系统、与中上盘大筋系统的整合。其目的是形成“马步”习炼者遍布周身的牢固的筋骨结构。这种牢固的筋骨结构,能承受住强烈冲击,特别适合人类的实战技击对抗。
我们知道,筋强则骨壮。我们人类只有训练出粗壮(见附录1)且具有超强弹性的大筋系统,才会有与之对应的坚韧强健的骨骼系统。杨门的“马步”虽然训练服务于技击,但是这种通过单操对下盘多条主干大筋的强化训练,还特别有助于习炼者的养生祛病和延年益寿。我们知道,人老先从腿脚老,而杨门单操的“马步”训练,却不经意间为一个中老年人,换上了一副20岁年轻人的下盘筋骨间架。
中国古代武术历史也证明,历朝历代的武者,那些躲过了刀光剑影而有幸存活下来的,往往都很长寿。
(二)现代人的“马步”服务于表演,舍弃了单操训练
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,首先要考虑的,是它能否在赛场比赛中获取高分。为此,现代武者会研究武术比赛的评分标准。
在这里请大家注意:现代武者的武术比赛,只是一个人的套路表演,不是发生在二人(或多人)之间的徒手或器械对抗。所以,现代武者完全不用像古人那样考虑“马步”能否经受得住实战对抗时的强烈冲击,当然也就不会采用古人“以下盘主干大筋的强化训练为主体”的训练方法。
相反,现代武者会“追求”可获得高分的表演性质的技术动作。并且日常训练也是围绕着这些技术动作来展开的。所以,在当下我们所看到的,是完全舍弃了单操训练的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:习练者只是经过简单的压腿、拉筋、下叉等训练,就开始了 包含“马步”基本功的套路习练(如云手等)。
那么,这样的“马步”对于现代武者又有哪些不利因素呢?
(三)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无整筋整架,无法达到气行于筋
整筋整架,是杨门行气单操和动作单操的抻筋拔骨训练所得到的训练结果,这与简单的压腿、拉筋、下叉等训练完全是两回事。简单的压腿、拉筋、下叉等训练,所打开的只是习练者关节部位的局部大筋,并没有炼到整筋。当然,这种训练更不会使主干大筋变得粗壮和具有超强的弹性和惊炸劲。
虽然这种训练方式,可以使习练者依靠下盘关节部位(的大筋)被打开的幅度,在套路习练中依然可以摆出“马步”的外形,但这种没有整筋构架的“马步”,却是不稳定的。不稳定的“马步”,无法在套路演练初期做到稳住气、定住神、“马步”掤劲不丢,更无法做到周身行气顺畅。
但到了套路演练的中、后期,的确会有一部分人通过不稳定的“马步”套路习练,练到了行气顺畅的体感。但这种行气顺畅,是气行于(肌)肉,非气行于筋。气行于肉的套路习练,一定有很好的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功效,但它同时带给习练者的负面问题也很多:比如部分人伤膝盖、气逆引发中风、气乱引发肺病等问题。
单操“马步”的训练是气行于筋,带给习炼者的是整筋整架;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训练是气行于肉,是相对“瘫软”的,无法带给习练者整筋整架,所以它的训练是有局限性的。另外,现代武者气行于肉的套路习练,完全依靠习练者旷日持久的肌肉记忆;而单操武者的气行于筋,却是提纲挈领、举一反三(N)式的合道的习炼方法…。
(四)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无“顶腰”
因为“顶腰”技术的实操训练,一定要在习炼者的周身整筋条件具备的情况下,才可以实操。没有炼出整筋,腰椎椎骨关节处于骨头顶着骨头的状态,炼顶腰必伤腰椎!所以实操顶腰训练,必先炼出整筋整架方可。
而“顶腰”训练的重要性,在清代杨氏传钞老谱《身形腰顶》中已经说的十分清楚了:
身形腰顶岂可无,缺一何必费工夫。
腰顶穷究生不已,身形顺我自伸舒。
舍此真理终何极,十年数载亦糊涂!
(五)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无“收大阴”
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无整筋整架。而无整筋整架的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习练者,是无法实操真正“收大阴”技术的。
很多拳友认为:“横向收括约肌就是“收大阴”,只要不向上提气起就行。”其实,这种关于“收大阴”的认知是错误的。因为大阴是整筋系统在中盘的梢节,实操“收大阴”如果没有牵动上至百会和手指,下至十个足趾和足心涌泉的筋梢,这样的“收大阴”只是徒有其表。
我师父曾就此事在私底下说过:“没炼出整筋就收大阴,这跟憋住个屁有啥区别”。老人家的话虽粗糙些,但老人家的本意是想告诉大家:习炼真传武术,要尊重传承,不可妄自发挥而篡改祖上的好东西。
(六)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无“四平”
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无整筋整架。而无整筋整架的现代武者的“马步”习练者,一定会在马步实操的过程中无“四平”,既“四平马步”。
“四平马步”,是指足平(双足平行或微内扣),小腿平(双小腿都垂直于地面),腰平(顶腰)和目平(双目视线平视)。在这里,非常有必要把“四平马步”的概念做一澄清。
外门有解释“足平”为“双足与地面平贴”,这是把足部的拳病“掀边拔背”,和“四平马步”的足平混为一谈。另外,持有此种错误观点的拳友,并不懂“足外八”式的行功走架在下盘拢不住气。拢不住气必散气伤神……。
还有很多拳友,把腰平丢掉变成了双大腿都平行于地面,这其实更是极大的误区!“四平马步”的最后训练结果才是大腿平行于地面,这一定是放到最后的实操要领,并且这是属于“四平马步”打到低架时才该考虑的事,并不是四平马步在入门训练时的实操要领。因为入门训练时大腿平,一定“跑腰”,也就是“顶腰”没了。“顶腰”都没了,还练什么武术呢?这是大忌!
还有人把双肩平和头顶平也放到了“四平马步”的“四平”里,这是对重视炼气的内家武术的曲解。因为气正必然形正,而要想气正则先要神正。在一个内家武术习炼者身上,一旦达到了气足神旺的境界,只要把双目的双眼神调平,哪还有头不正、肩不平的拳病吗?
综上所述,“马步”,随着时代的变迁,其实质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。时至今日,当现代武者习练现代“马步”的时候,我们不应该忘记:我们智慧的祖先,还曾留给我们一套系统完整的单操“马步”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
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
截止到:2025-07-14 23:46
已入驻名师:68人
已入驻传承人:141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