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与养生
发布时间:2025-07-19
来源:武当缘 浏览次数:234
太极拳从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,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。通过习练太极拳,不仅可以增强御侮自卫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健康水平,以充沛的体力、精力和潜能干好工作,充分享受人生最大的乐趣。
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,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,认定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,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。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,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,能减少体内瘀血,改善消化作用和新陈代谢过程。
太极拳的架势比较平稳舒展,动作要求不僵不拘,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,并且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运动。特别适宜于不同年龄,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质的人经常习练,是一项易于普及的群众性健身运动,是一项为全人类谋福祉的健身运动。
太极拳是在传统“导引术”和“吐纳术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。其特点是轻松柔和、连贯均匀、圆活自然、协调完整,主张“以意导气,以气运身”。要学好太极拳,就要掌握好意识、呼吸与动作的密切结合,“练意、练气、练神”,内外统一。“始而意动,继而内动,再之外动”,形成刚柔相济,快慢有节,蓄发互变,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。
习练太极拳,体内体外皆须“放松”,使“气道通畅”,总以放松、沉气为主,配合呼吸,遂行开合等等。因此,在练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放松并调整呼吸,每次练拳后才会心情舒畅,精神饱满。身体微有汗出,促进了肌体的新陈代谢,从而起到祛病强身的健身功效。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,任何运动项目都应具有一定的强度,且能较长时间的持续,才能对人体的循环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,从而增进人体健康。
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,有一种被中医称为“上盛下衰”的生理病理状况。何为“上盛下衰”?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,阴虚阳浮,出现血压升高、心虚失眠、畏寒怕冷、四肢发凉、食滞便秘等症状。乍一看,患者也是红光满面,并无病容。然而,他的气血虚亏,腿脚发软,行动不便,走路时间一长,易导致足后跟痛、膝关节发硬、腰酸背痛、浑身乏力。中医认为,人过四十,肝肾易亏,犹如根枯而叶黄。浇水灌肥应从根本着手,滋肝补肾,乃是养生保健之秘诀。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,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。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(即小腹部位),正是人体吸收能量和气血循环运行化为精血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。旷日持久地习练太极拳,可增强小腹、腰和裆部及下肢的运动机能,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最基本的重要环节。腰脊和腿部功能增强了,血脉自然流畅,精神旺盛,从而消除或避免“上盛下衰”诸症。在习练太极拳的整个过程中,不仅强调肢体放松,还特别要求精神放松,使大脑中枢神经的抑制与兴奋相结合,有利于平衡心态。
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太极思维为引导,以人类自身意念、气机为统驭,以松沉圆活,螺旋缠绕,刚柔相济的肢体语言,体现养生与技击的最大效能。只有真正彻悟太极内功之深层奥义,且加以勤练,方可“登堂入室”,方可显收祛疾疗伤,益寿延年之奇效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
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
截止到:2025-07-26 01:49
已入驻名师:68人
已入驻传承人:146人